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花蓮縣洄瀾美展

2021洄瀾美展【評審評語】2021 Hualien Art Exhibition|Comments by Evaluation Committee

更新日期:2022-01-19
1592

訊息內容

 

---------------------------------
2021
洄瀾獎 (首獎) 
   專評
---------------------------------

 
「同地異時」的震驚!

顧世勇 / 2021洄瀾美展評審團委員

 

洄瀾獎得主王宥婷的「幽幽」是一件影像裝置作品,藝術家在花蓮溪出海口駐村期間,偶然發現附近因馬路拓寬,挖出了4500-2000年的史前陶器、玉器、石器等殘片而感到驚訝不已!這種因巨大而悠遠的時空間距任誰都會感到莫名的震驚!據藝術家描述,她當時因好奇便隨手拾起幾個殘片,放在手心凝視端詳,並現場以手機下載的APP開啟立體模式360度掃描紀錄後再放回原處,因爲她深知這些千年陶片如果離開它的原址,瞬間將失去因時間距離賦于的「靈光」。藝術家因這段時空推移 (現在/史前)距離的奇遇萌生了這件「幽幽」的影像裝置作品,其中「時間的能量」不言而喻。

這件影像裝置作品的現場所運用的影像皆和她在花蓮溪出海口駐村的場所有關。整體空間裝置分成兩個空間部署,並巧妙的利用一張來自網路私人公司向世界開放的世界曝光地形圖,擷圖數張靠近花蓮溪出海口附近的俯視場景,再前後播放成不斷逼近花蓮溪出海口的衛星鳥瞰地形圖,將它懸掛在兩個空間之間作為這兩個空間的時空交互隱喻通道。其中一個較開放的空間有一組雙螢幕投影錄像分左右兩邊投影在竹架構的後投式螢幕上,右邊的影像內容是透過上述的曝光地形圖以曝光的強弱指出海拔的高低,經電腦運算成高低起伏的視平線地形圖,易言之,就是將原來出處由上而下、由遠到近的漸近語彙轉化成人的生活地平線視域。影像進行中,不時地會插進數段以數位微單相機HD模式拍攝不同場景的花蓮溪出海口夜間漁民們現今正在捕鰻魚苗的紀錄影像。左邊影像是藝術家將右側影像中的水平地形模型定格數張輸出後,以靜止鏡頭的方式連續播放直到最後一張靠近花蓮溪的圖像和左邊同時出現的花蓮溪附近影像相遇時,我們終於發現由悠遠的抽象時空到近身短暫棲身的生活世界之對照不言而喻了!
 

接下來我們進入另一個較密閉的暗黑空間,牆壁四周有數張放在數位相框或液晶螢幕的3D影像輸出,影像內容都是一些來自手機立體模式360度拍攝所得出的出土殘片數據,這些原本的遺址殘片都是來自時間的淘洗,現在又再經歷一次數位沖刷,經電腦運算建模成完好的3D模型後再壓平輸出呈現,這意味著遺址被破壞瞬間消失抽離現場,這些失落的出土殘片既已離開現場,它的靈韻也會因時間的不可逆性而被放逐消失殆盡!而此時在密閉空間端點壁面上的50寸螢幕正播放著一張張遺址的出土殘片靜態影像,以及浮現其上的兩行橘、白兩色的旁白文字,白色字幕內容是一位考古學專家敘述著今日遺址挖掘的出土現況所召喚出一幕又一幕關於亙古悠遠的時間在腦際所引起的迴盪!另一橘色字幕是藝術家虛構擬仿身體一邊移動一邊講述著過往在GPS還沒出現前,我們的身體直接和宇宙星辰純粹而浪漫的對應關係,這裡虛構的力量所引出時間長河的過去在未來都將重新遭遇,只是不知在未來哪個時空座標會發生?

總的來說,藝術家透過影像時空敘事的手法,運用內、外空間裝置的兩種交互疊合語境,外部是時間皺折的空間敘事,內部是空間皺折的時間敘事,一邊是悠悠不可逆的考古時間,一邊是數位幽靈的黑箱數據,兩者之於人的感受都是巨大無邊及無法企及的未知秘密,此刻!我們當能體會人只是宇宙之一瞬所給出的時間崇高吧?


-----------------------

王宥婷作品短評
徐文瑞 / 2021洄瀾美展評審團委員

花蓮。從台灣近代歷史的角度來看,當西部平原於十六世紀以來逐漸進入定居殖民統治之際,花蓮遲至十九世紀初才大量湧入西部移民,旋即被納入現代技術統治之中。一百多年來,這些遲來的殖民政權建設各式各樣的基礎設施,把這裡的原住民族群從高山、淺山、里海納入高壓統治,除了稍早已來的西部平埔族群和閩客移民,更有跟隨殖民政府腳步前來的日本和大陸移民。最後,更切斷這個地區和海洋文明的連結,充分扮演著都市邊陲的角色。現在,這個地區變成了西部大都會的後花園,絕大部分人逐漸適應它特有的都市化生活型態,是新移民、觀光客、背包客和自我追尋的年輕人的新天地,而遺忘它的近代歷史,更遑論它的遠古記憶痕跡。
 

王宥婷的作品不停留在大家熟悉的這個花蓮,不是因為這些「花蓮印象」不重要,不真實。相反的,藝術家關心的是如何把石器時代的考古發現,以及人類與多重物種共生共存的河口潮間帶,結合到未來的新科技。她用動態攝影、3D掃瞄把花蓮溪口新石器時代的考古挖掘和生態活動等等資訊,轉換成動態靜態影像裝置,把這些時間空間的真實片段,重新組裝為詩歌一般的作品。觀賞者自由地穿梭這些砂礫、巨岩、浪濤、器物的影像之間,猶如夢境的碎片,低聲的呢喃,對照著臨太平洋的巨神般海風、浪潮和漫無邊際的天空。她的作品給大家一個尋常之外的花蓮。

-------------------------------------
2021洄瀾美展 評審評語
---------------------------------


「洄瀾美展新紀元
花東美學發爐」
潘小雪 / 2021洄瀾美展評審團委員 (評審團主席)

本屆(2021年)花蓮洄瀾獎因為競賽辦法的改變,形成一個全新的局面。由官方的政策著手,開啟東部當代藝術的腳步、發動花東美學的創造與書寫,不再是枯榮由它的野生現象。當代藝術的精神在於返回生活,以存在的問題意識為根源,用現代的媒材與技術創作,作品不再只是個人美感與精神的詮釋,而是整體社會歷史文化精神現象的呈現,更接近真實,這一切正好與世界同步,讓我們歡愉地與人類對話。

本屆洄瀾獎參賽者共129位藝術創作者,初審12位出線,複審6位成為洄瀾美展的代表作品,可謂競爭激烈。這6位藝術家分別是蔡芝其、林介文、蔡慧盈、王煜松、賴金池和王宥婷等。蔡芝其探討繪畫的原初性,作品內涵與現場空間的置放一起思考;林介文用德魯固女性的編織與工業社會做強烈對比,形成女巫與科技之間的角力。蔡慧盈作品結合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把台灣人世界移動比喻為飄遊的「風吹」;王煜松虛構一個花蓮出生的時光故事;賴金池用疊石感受土地;王宥婷用影像與數位藝術表現東部生活現在與過去的遺跡,巨大的時空能量的轉換,令人為之振奮。

本屆美展的特點有三方面,一是年輕化,具當代精神。二是作品性與論述性都很很強。三是創作者不約而同地以花蓮的文化族群、自然環境、歷史時空的反思與轉化,成為具視覺性、閱讀性、思辨姓、想像性的優質作品。

-----------------------

洄瀾獎片語

李傑 / 2021洄瀾美展評審團委員

 

在不太熟悉的地方,可以依賴的可能是對自己的某種抵抗力的好奇心,然後盡量讓自己安心。
 

我在花蓮的時候,除了評審工作以外,大部份時間就是在跟不同的新、舊相識聊天,和到處閒晃。比起我常居的地方,花蓮的街道,路很寬人比較少,可以一直的走。路邊看到的簡單事物,偶爾會覺得,好像比平常要遙遠而清晰。我沒幾次評審經驗,因此,對整個過程和最後的展覽成果,也很好奇。可能這也是一種觀看的距離。在三階段的評審過程中,對某一些參賽者的作品,會越來越熟悉。
 

例如林介文讓人期待、具有延展和爆發力能量的雕塑裝置,連接她把自己置於其珍惜的歷史和地景中的行為;蔡慧盈完善而週全的創作考量,呈現其採樣過程中所記錄的各種讓人聆聽和好奇的聲音片段;王煜松靈活的光影調動,帶出他作為在地人的絮語;蔡芝其讓人凝視的繪畫,和帶有明確的觀看和呼吸節奏的陳列方式,好像會讓人邊點頭、邊徘徊;賴金池含蓄、意圖單純而略帶玩味的 (類) 雕塑作品,把勞動結果的樣子,交還給地理因素 (地震) 來作最後決定,從而再決定他的再次介入與否;王宥婷通過影像和3D掃描,意圖重現幾乎不可能被重現的海岸歷史面貌,好像看到一種被好奇心驅使的研究和執行動力,理清模糊。
 

不同的六組作品,最後形成一個完整而豐富的展覽。在理解參賽作品以外,背後參與的各管理、統籌和工作人員,應該或多或少有一種對未知的抵抗力和好奇心。創作以外的事情,如果有美好的意圖,有時候跟創作本身,距離並沒有那麼遠。理解以外,大概都是觀看。

-----------------------

洄瀾獎2021 評審感言

徐文瑞 / 2021洄瀾美展評審團委員

生活在全球化的時代,我們見證著國際與在地的辯證生成、快速轉化,我們是其中的一部分,雖然有些人深入全球化的加速度漩渦之中,有些人有意無意地選擇站在漩渦的邊緣,把觀點聚焦於全球化長期歷史演變的軌跡、人群遷徙的路徑、自我與生態交錯重疊的景觀,把在地性視為一切的起點和終點。
 

當「洄瀾美展」於2016年從地方美展變成全國競賽,又於2018年變成關注花蓮土地紋理創作計畫,終於在2021年轉型為全球徵件、關注在地歷史與地理的當代藝術競賽之時,它就儼然成為台灣在這個全球化時代裡,站在巨大洄瀾之外的唯一藝術事件。而正好因為它選擇站在時代洄瀾之邊緣,它成就了自己的「洄瀾美展」。

   
這次從8個國家129位參賽者脫穎而出的6位入選者,以各自特有的方式「來到」花蓮,一種屬於藝術家的「此在」,把花蓮放在不同歷史軸向裡加以檢視、加以個人的體驗或社區的介入,而他們的創作又都是具備全球當代藝術的特性,不受限於媒材與風格。

 

蔡芝其的輕而淡繪畫利用作品和佈置的虛虛實實關係,攫獲一個舊工業空間的、屬於當下的靈魂。太魯閣族藝術家林介文的大型裝置,以台灣現代化的採礦產業為背景,將榨取式殖民主義交纏在泛泰雅的編織和祖靈信仰之間。蔡慧盈在花蓮駐村的社區參與作品,參雜來自晚近不同歷史和地域的聲音元素和歌謠,構造成祕境般的時空膠囊互動裝置。
 

王煜松的「回鄉偶書」名副其實地將他的出生地,市區中心某處的舊醫院,轉化成為展覽空間中如實如幻的投影裝置。賴金池在花蓮市區,這個大理石的重要產地,發現各式各樣的石頭石塊隨意散落,人類生存的痕跡,而這些石頭卻也各具性格地、冥頑不靈地待在原地。他以一組GPS標誌它們的存在。王宥婷以花蓮溪口的考古遺址作為參考點,從史前人群生活遺跡到當代仍然倚靠自然、連結著科技與生態的現實景觀,融合為一個複雜的數位媒材裝置。
 

以上為本人作為評審成員之一的觀察與感言。

----------------------- 

洄瀾獎   評語

陶亞倫 / 2021洄瀾美展評審團委員

洄瀾美展從地方美展,一躍而成國際當代藝術展,今年8129位藝術創作者參與,競爭激烈。六位進入決選的作品,分別以身體、行為、記憶、空間、歷史、社會、政治、虛擬、科技等當代議題,以花蓮為視角,展現當代藝術的多元樣貌。

藝術家王宥婷的作品,從先住民的歷史活動出發,藉由收集、掃描、展示花蓮溪出海口的石器、陶片等先民活動的殘留物,企圖呈現大地在堆積、沖刷、侵蝕的運動下,漫長而綿延的時間紋理與歷史沈積。

另一端,展場的開放空間中,放映著花蓮溪出海口,漁民挺進波濤洶湧的海浪中,徹夜捕撈鰻苗的紀錄影像與掃描動畫。如綿延時空中凝結的片刻與瞬間。時間與空間的能量,沖刷、侵蝕了人文活動的痕跡。而掃描與虛擬的能量,卻刪減、抹除了人的溫度。王宥婷面對巨大歷史長河,企圖以瞬間影像、3D掃描,完整的封存、凝結、紀錄人類當下的生活片段,如同滄海之一粟,展現以有限肉體,迎向無限道體之姿。

同樣以花蓮的歷史出發,藝術家林介文以女性柔軟的姿態,展現了強大的行動與能量。以血肉之軀,對抗機械文明與資本掠奪。以一人之力,企圖療癒被工業機械暴力重創的祖靈之地、生命之所,以自身來撫平大地的傷疤。
 

若以外科手術刀式的大型切割機械,象徵男性的粗暴。林介文的礦石場織布行動,對大地心靈的療傷,展現了女性的柔韌與細膩。林介文的作品以強大的意志力、積極的身體行動,用熱情來撫慰大地,改變了現實的空間政治結構。
 

藝術家賴金池以水泥塊、磚塊等現成物的堆石行動,看似遊戲性的雕塑物件,實為藉堆石行為,企圖展開身體、空間、虛擬、符號的辯論。若從考古學的角度回看人類原始的堆石行為,視萬物皆有靈,以「天然石塊」堆石作為圖騰,崇拜天地,創造了精神性的碑狀「神聖物」,成為了空間的座標,指引迷途。而賴金池,卻恰好相反,他以身體行動,收集了花蓮各地的「人造建築廢棄物」,人類對大自然的掠奪物、工業化、城市化生產、消耗的「廢棄物」來堆石。這樣的行為,如同撿拾、堆疊地層最表面的「人類世」的沈積物,企圖展露工業化生產、消耗後的「剩餘價值」與「人的餘溫」。現場實體空間,是意志力、身體勞動力、地景與距離的實體空間政治,而牆上標示堆石現場的東經與北緯度的「虛擬座標」,暗示了每一塊「人造建築廢棄物」都原有所在地的「虛擬座標」。使得在實體空間中進行的堆石行動,對映了一個平行時空,隱藏了一個更巨大的、潛在的虛擬城市網絡,形成實體與虛擬空間政治的交互詰問。
 

藝術家王煜松以光、影像、空間、現成物,展現對故鄉花蓮的身體與空間記憶。昔日的婦產科醫院,如今已成為音樂教室,但院內景物、氛圍依舊。王煜松搭建了一個模擬產房的玻璃牆,牆內投影緩慢與靜止的影像,牆後以投影文字旁白,敘述一位虛構人物,在花蓮出生、成長的故事,極富詩意。
 

在虛擬網路時代,藝術家蔡芝其不選擇數位媒材,而以繪畫、畫布、空間、光影,探討網路虛擬影像,與當下現實空間的關係,展開對時間、記憶、影像、空間的對話。畫布如同相機底片般顯影,以「殘留」、「消失」,或 「顯象」的繪畫,召喚記憶中「即將到來的影像」與「逐漸消逝的影像」。

花蓮的大山大海,孕育出多元的文化。藝術家蔡慧盈以身體行動,走訪每個族群與部落,收集居民的對話與音樂,以反映庶民日常生活的花布、影像、聲音為元素,為花蓮創造一個共同身體記憶的「家屋」。這一座飄動、懸浮的「家屋」,也在反映了藝術家蔡慧盈自身長期漂流海外,回台定居後,對自我身份的回歸與認同。

---------------------

本屆評審團委員   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 李傑 / 香港藝術家、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香港館代表
 
  • 徐文瑞/ 獨立策展人
 
  • 陶亞倫 /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兼數位內容碩士學程主任
 
  • 潘小雪(評審團主席) / 國立東華大學教授、前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
 
  • 顧世勇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教授、前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學院院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