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點

重逢徐世怡 寫在在地文學作家圖像展之前-陳芳明

公告日期:2018-11-26

1628

  二十年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記憶,也可以改變一位作家的風格。二十年前,徐世怡出版兩冊散文集,一是《五彩梯上天堂》,一是《獻神的舞慾》。最初這兩本作品都邀請我幫她寫序,一九九七年她與荷蘭的夫婿結婚時,還邀請我在她的婚禮講話。那時只知道她婚後就會前往荷蘭定居,那是我最後一次在台灣與她見面。這次她將在故鄉花蓮舉行展覽時,文化局的工作人員邀請我幫她寫推薦語,我毫不遲疑就答應。那時我很好奇,在天涯海角的她是不是還堅持她的繪畫工作,是不是還繼續原來的書寫習慣。文化局邀請我時,沒有寄來任何相關的作品與文字,而只是請我到網上的徐世怡部落格去閱讀。這種狀況也只有在網路時代才會發生。我終於找到網址點進去看,果然是熟悉的徐世怡,但也是陌生的徐世怡。

  現在她定居在阿姆斯特丹,那個城市我已經探訪過三次,因為我的女兒就住在那裡。如果知道她住在那到處是運河的城市,應該會跟她打個招呼吧。但最後都是錯肩而過,完全不知道她的生活狀況。如今她已經是一位成熟的畫家,也是一位勤練長跑的馬拉松選手。她的藝術便是把自己的體能與智能完美結合在一起,而終於創造了全新風格。二○一三年的第一天,她留下這樣的文字:「繪畫,思想,跑步,賽車,傷害,生理信息的研究……是這個啟蒙時刻的成果。」當年她出版散文集時,總覺得她有點害羞,卻又常常微笑。記得她在第一本散文集,選擇兩個偏遠的國家柬埔寨與南斯拉夫(如今稱為克羅埃西亞),她想要去探訪受到戰爭災難的社會究竟發生怎樣的情況。這是非常不凡的選擇,她放棄了觀光也放棄了遊覽,而想要深入理解戰火廢墟中的人民是如何站起來。她到達最遙遠的城市,並不是為了旁觀別人的痛苦。她去觀察戰火下失去尊嚴、失去希望、失去名字的難民,為的是批判台灣飽食富裕的浮華世界。

  曾經是內向沉默的女性作家,在荷蘭定居下來之後,逐漸搖身變成一位馬拉松選手。長途跑步使她開始認識自己的身體,也開始測量自己能夠承受的折磨極限。她有一篇短文是如此描述跑步狀態:「你可以學會注意自己的姿勢,讓胸腔張開更大,這樣你就可以以自然的節奏,吸收更多的氧氣和呼吸。你可以只用引力,你可以忘記它的存在,但你不會否認它確實有影響力。」這種長跑心得,也只有在每天的實踐中慢慢體會。地心引力無所不在,對跑者而言卻是帶來相當大的阻力。身體如何與宇宙循環共存,如何利用引力使自己持續跑下去,正是她對自己身體的理解,也是對宇宙中運轉的球體有更深刻的啟悟。

  她甚至把自己的長跑與禪宗結合在一起,從山就是山、到山不是山、再到山又是山的三種境界,那種覺悟的過程,其實也是每個生命所必須穿越。參加馬拉松賽跑再也不是停留於體能的鍛鍊,而是生命更為深刻的實踐。二○一四年她參加巴黎的文森馬拉松,在最後十公里進入市區,穿越幾個上上下下的大橋,坡度與長度都具有挑戰性。到最後看到半公里的驕傲車陣時,她心中有說不出的暢快。人的體能追趕不上車的速度,但是參加馬拉松賽跑,卻能夠使整個城市的車子停下來。她的文字這樣描述時,不免強烈感受到這位跑者已經不是我所認識的徐世怡。改變世界有很多方式,改變生命也有很多途徑。她到達歐洲一個最開放的城市,開始改造自己的體能與生命。一個新的人格,就在她體內逐漸孕育而成。而這樣的人格也改造了她的藝術風格,甚至也改造了她的文字風格。

  二○一六年她在東荷蘭厄洛市舉行「痛苦與遊戲」的展覽,在自我介紹中,她以第三人稱來形容自己:「七場西歐馬拉松比賽,包括巴黎文森、法蘭克福、漢堡、鹿特丹、阿姆斯特丹,讓她以獨特四十二公里路跑體驗各大城市風土故事。」她對長途賽跑的著迷,已經深不可拔。這樣的體驗,改變她自己的生命觀、身體觀、藝術觀。她終於能夠畫出「撞牆的藝術」這幅作品時,整個人生又進入另外一個境界。從前她造訪柬埔寨與克羅埃西亞時,她看到了戰火災難下的人民表情。但是參加馬拉松長跑之後,開始以跑步選手的身姿入畫。她為二○一五年的阿姆斯特丹馬拉松畫出海報時,似乎標誌了她的身體與藝術又進入全新的境界。而那已經是我所不認識的她,縱然不認識,甚至近乎陌生,我反而有一種喜悅感,深慶她以具體行動改造自己的人生。

  旅行、長跑、繪畫,變成了她的生活節奏。她的文字、藝術與運動,已經昇華成為她生命的三度空間。在不同的維度,都具備許多深刻的吸引力。為她寫這篇推薦文字時,不免會想像再度見面時的感覺。也許已經全然陌生,也許還可以尋找到彼此熟悉的部分。最後一次看到她是一九九六年,二十二年已經過去,足夠改造各自的生命軌跡與身體容貌。當她在文字裡自稱五十六歲時,而我也跨入了七十一歲。在阿姆斯特丹的街頭,即使錯肩而過,也許不會相認吧。隔著如此遙遠的時空,我不敢說自己是如見故人。我比較相信的是,一位作家已經化身成為運動家,又成為藝術家。這樣的身分,確切定義了她真實的生命。她在地球另一端漫遊時,我也在島上的幾個城市漫遊。時間洪流改造了各自的旅途,空間移動更加深對生命的體悟。她的藝術作品將是我重新認識她的起點,歡迎她回來台灣,也歡迎她回到花蓮。
 
2018.11.22 政大台文所

新聞照片

近期新聞

Mo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