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點

《美之拓樸》- 花蓮美術館典藏作品展

公告日期:2024-02-16

1642

活動時間
發佈單位
視覺藝術科
活動地點
花蓮美術館二樓
活動地址
970 花蓮縣花蓮市文復路4號

藝術品除了藝術本身的價值之外,還具有文化財富、歷史文件、文明表徵、美感教育等各種功能,藝術品是人類精神現象的表徵,世界各地美術館無不以典藏與展覽的各項策略為此價值而努力。花蓮縣文化局於2022年啟動美術館空間整修,2024年初重新開館,為了讓全民共享經典作品,領略花蓮美術發展之脈絡,開館展覽舉辦《花蓮美術館典藏作品展》。

本展覽以《美之拓樸》( The Topology of Aesthetic)為主題,展開花蓮美術發展的真實面貌,以及未來努力的想像。「拓樸」一詞源自希臘文“τοπολογία”,本意是「研究土地的學問」的意思,翻譯成中文即為「拓樸」(Topology)。西方在十九世紀中期,這個概念被引進到數學領域,主要在研究空間內連續變化(如拉伸或彎曲,並不能黏合或加以撕裂)下,維持不變的性質。1931年,名為亨利貝克(Henry Beck)的英國工程繪圖師在閒暇時以不畫比例尺,藉由不同顏色標示路線與站名,兩點之間的相對位置及距離,繪製出與實際狀況有差異的改良版地鐵路線圖,被稱為拓樸地圖(Topological map)。而本典藏展就像一幅透過不同年代、材質、創作概念的作品而繪製出的美感拓樸地圖,也就是一種經過簡化及調整後,但保留著獨特觀點的花蓮美感地圖。

臺灣的歷史,從名稱的轉變,可以看出每個時代對臺灣這塊土地的想像,例如「蓬萊仙島」是遠古群雄求仙訪藥的臺灣;「福爾摩沙」是葡萄牙人眼中美麗之島的臺灣;「南國」、「高砂」是日本統治時期強調「地方色彩」文化政策的臺灣;「南島的故鄉」是整個南島語族的起源地的人類學假說,現在已經從族群遷徙的意義轉變成重返海洋文化的認同渴望、舟筏的製作、跨國際的藝術交流與海上競賽等社會實踐。從「蓬萊」、「福爾摩沙」、「南國」、「南島」的不同稱謂,都是各時代透過對永恆、寶藏、文明等集體想像在現實世界中各種的描述、測繪出目前仍處於未定、演變中的「臺灣」。

對一個時空的想像就是對一個時代的美感拓樸,本展覽一方面參考各時代美術家生年時間、時代氛圍、創作背景與動機,一方面結合文化局在各時代政策的典藏內容,跳脫灣美術分期,把歷史發展的「流形」空間,甚或因政治突變而形成的文化現象 ,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化,提供各種風格類型呈現展覽,共有《斷裂與再生》、《島嶼的隱身》、《後山與前山》、《近代與當代》等四大主題與展區,表現各時代的美術風格。

花蓮縣政府自1983年設置並啟用花蓮縣文化中心以及文物陳列館以來,陸續展開名家書畫作品受贈與典藏,初期多為外地名家來花蓮遊山玩水,文會雅集之後即興揮毫或集體創作贈送之作品,同時設置「香林館」常設空間,展示駱香林後代捐贈之作品與文物。到了1995年,文化中心改制為文化局,開始在地石雕方面的收藏,2003年文物陳列館改制為美術館,展開各項展覽與藝術賽事、捐贈、價購。2013年制定《花蓮縣文化局藝術品典藏管理要點》,編列預算,有計畫典藏具花蓮文化特色之藝術作品或地方文物,以及國內外傑出之藝術作品或具特色之文物,當時設有「典華藏萃展」常設空間長期供民眾參觀文化局典藏之佳作。40年來所累積的優質典藏,令人思古幽情。1995年花蓮國際石雕創作公開賽以及2001年石雕博物館設立,在典藏方面,有國際名家的作品、也有在地佳作,有戶外大型作品,也有小型模型的收藏,質量可觀,藝術價值堪為全國之冠,也是豐厚的文化財富。石雕館成立之後,其中的展覽、典藏工作與美術館分開作業,每年都有回顧展、主題策展、在地名家個展等。本展覽則以美術館的視覺藝術典藏為展覽的主要內容,文物品除外,按美術歷史脈絡,在近千件作品中選出120件作品展出,其中必有遺珠之憾,文化局表示未來將繼續有相關的策展和常設展,如此得以構成花蓮整體的文化記憶。

——————————

《斷裂與再生》

殖民與戰爭前後的美術

日治時代美術運動活躍於臺灣西部,當時以臺北城為中心,東部並無機構設立或展覽活動推動美術,但是民間的活力並不黯淡寂寞,學校美術老師與畫家如游仁德(1923)、辻正人,連金泉、張阿井(1925)等,相當活躍,作風與中國傳統水墨法書截然不同,他們講究寫生,眼睛直接面對風景中的光影色彩,開展新的視覺經驗,這些都與當時日本喜好歐洲印象派風格,啟動了新視覺運動以及美術心理學有關。

另一方面,外地知識分子以及晚清後期的文人雅士,他們從新竹來花蓮(1933前後)行醫或過著避亂保真的生活,早期如張采香(1871瑞穗)、張七郎兄弟(1888鳳林)、駱香林(1894花蓮市)等,日治時代便從事繪畫創作。新竹與中國南寮很近,晚清時期藝文交流旺盛,文風很盛,在佛法方面也是如此。他們反殖民、保持傳統文人氣格,從流傳的書信稱謂如「處士」、「隱君」、「海東高士」、「東海逸老」(指駱香林)、「冷情道人」、「紅葉山人」(指張采香),可知當時的處境。

二戰結束後,日本撤離臺灣,由於國家治理的更替,以及價值觀念的崩解,臺灣人民無論是內在情感或生命策略方面,都是複雜的、斷裂的。接踵而來的228慘絕人寰的鳳林張七郎父子三人的血案,又是另一個價值信賴的轉向。在這其中的知識份子或文人雅士,內在無論如何保持無政府狀態,如何避亂保真,生命都是朝向重生的、再創的,在美術發展方面也出現風格的質變。

1983年花蓮縣文化中心成立並設置文物陳列館(2003年改制為美術館),當時便收藏駱香林後代捐贈的作品與文物,並設置常設展於美術館內二樓的香林館。本展區展覽作品即為當時駱香林的攝影、書法、水墨、竹匾、奇石等20餘件(1950~1977年間作品)。漢學家、詩人、水墨畫家的駱香林,六十歲之後才接觸攝影,原先只是觀察民風,但是他的心靈造就了紀實之中有畫意、異於人類學者的眼光、富於藝術品味的攝影作品,他的作品說明了美術歷史的斷裂與再生。

除展出原件之外,尚有出版品《駱香林全集》《詠題花蓮風物》以及其他重要文件資料。當年除了文化局館藏的作品之外,尚有民間收藏家收藏的佳作值得展示,故借得收藏家彭明德先生的張采香四幅聯作,以及張文暐私藏先父張阿井作品四幅,藉以彰顯時代的美術全貌。,其他將以圖文資料展示,如張采香、溥心畬畫冊、繪葉書等等。

——————————

《島嶼的隱身》

戒嚴時期的美術發展

隨國民政府來花蓮的軍人文人之中,不少具有傳統文人畫遺風的創作與理論的畫家,如管容德(1903-任教花蓮女中)、張性荃(生年不詳-任教花蓮師專)、孫慕康(1920-任教花蓮師專)、聶家瑜(1920-任教花蓮女中)等,皆為代表畫家,他們在亂世中歷經滄桑,在遠離故鄉的島嶼邊緣生活,持續他們對藝術的熱愛。另外,來自臺北的文人雅士慕名花蓮的風景奇崛,如末代王孫的溥心畬與駱香林交好,遊歷花蓮名勝,水墨創作花蓮八景,當時的國大代表姚夢谷,擅長藝術評論,經常來花蓮文會雅集,花蓮很多藝文界的朋友與他交往,與當地名家如楊春風、張性荃、彭明德交往甚密,開始了名家作品贈送與典藏,當時臺灣各地名家往來花蓮頻繁,如杜登吟、陳丹誠、李奇茂、周澄、姜一涵、梁中銘、梁又銘、紹佑軒、金勤伯等,花蓮縣文化中心以及文化館啟用之後,收藏不少上述名家作品。

這期間花蓮美術社團逐漸成立,育苗美術社是花蓮最早成立的藝術社團(1960),是玉里初中老師吳崇斌、張朝官、李朝華、朱宗荃、廖金水等,他們大都是尚未退伍的軍人與老師,陸續有「攝影研究會」成立於更生日報社(1961),是為「花蓮攝影學會」的前身。現有的美術協會早期都從中華民國美術協會花蓮分會而來,書法協會也是如此。當時美術社團大都隸屬救國團組織,或為國民黨黨部所規劃成立以及提供資源。多以傳統名家主導之比賽、聯展、共創宏圖為主的大型文藝團體活動,其他如花蓮愛石協會、花蓮奇石協會也都相繼成立。

帶動社團美術活動的美術家有:吳崇斌、楊崑峰、李神泉、蔡政達、黃瑞呈、顏文堂、曾興平、邱碧珠、王康熙、林聰惠、許禮憲、柳順天、廖清雲等。80年代的《五人畫展》是一個較純粹以創作、發表為目的的組織,五人之中全以油畫創作為主,在傳統水墨畫之外帶來一股新氣象,五人為賴進坤、楊維中、潘小雪、吳展進、黃秀玉等。花蓮美術館的典藏作品大多為師專老師、美術書法社團會長、外地名家為文化陳列館成立共創宏圖、早期名家等,傳統品味位居主導地位。

灣為期38年的戒嚴時期,也是知識分子因言獲罪的「白色恐怖」時代,沒有言論自由與創作自由,在風格表現方面,從事傳統文人隱逸的美學,以及無政府主義的印象派作風比較安全,所以這個時代的創作不可能有批判反思的作品。花蓮地勢隱密孤絕,既可避亂保真,亦可隱身內觀、孤獨創作,日本殖民時期,就有反殖民的知識份子或文人雅士移居花蓮,至今花蓮仍具有遺世獨立、包容各種自我隱身的特質。

——————————

《後山與前山》

自由時代來臨的新發展

1987 灣宣布解嚴,其後十年之間逐漸開放思想、言論、創作之自由,這段期間由於經濟起飛、開放出國、兩岸交流、私人畫廊、工作室崛起,灣政府文化政策如公共藝術、畫廊博覽會等開始發展。灣意識以及區域特性逐漸被討論,花蓮人也開始思考花蓮藝術的主體性與特殊性。

 

幾世紀以來,花蓮是遙遠的未開發之地,「後山」這個名詞一直存在花蓮人卑微的心中。然而世事多變,臺灣西部的過度開發,更確定了花蓮東部生活的另一個價值。曾幾何時被譏為「後山」的臺灣東部,變成了「臺灣最後一塊淨土」。另外,人類學者的南島論述,不但使得灣在歷史困境中,建立主體的知識體系,灣原住民族群的存在自覺提升,而原住民人口最多的花蓮變成了灣面對太平洋南島語系世界的前山了,這個「哥白尼式的轉向」花蓮人開始思考後山如何變前山。

民間藝廊、藝術工作室、藝術組織興起,美術活動、賞石藝術、石雕藝術、國際石雕藝術季、文藝季、藝術歸鄉、社區總體營造、公共藝術等各項文化政策展開。90年代私人藝廊除維納斯藝廊之外,尚有華山藝廊、飛白藝術工作室、李華堂文物藝術中心等都相當有活力,他們提供展覽場所以及藝術家談論藝術的空間,其他畫會如石雕協會、天空畫室、藝術村協進會等皆有相同的意義與價值。花蓮縣文化中心開始舉辦文藝季地方美展,花蓮縣美術家聯展,1994年地方美展改名為洄瀾美展。1991年至今又設有花蓮美術家薪傳獎等。

留學海外的藝術家葉子奇、安力 給怒(美國)、黃銘昌(法國)等回國發表作品所帶來的衝擊不小,以照相寫實主義的風格,表現花蓮在地風景的題材,是微觀也是宏觀。另外藝術家鄧卜君、潘信華、王祥熏、張文暐從事現代水墨與蠟染,林經豐、曾衣、溫孟威、安力 給怒、邁可 紐曼、李美慧、楊成愿則是西畫表現,蔡文慶、甘丹、楊正端、謝錦鑫的雕刻、彭雅美的陶藝、潘朝成、楊明勳的紀錄影像等。這期間的美術風格大都是有自信的自我探索,而不是風格化了的傳統因襲,常見在地題材的西方畫風、返回生活的現代水墨。

花蓮縣文化局在2013年制定《花蓮縣文化局藝術品典藏管理要點》,編列預算,有計畫典藏具花蓮文化特色之藝術作品或地方文物,以及國內外傑出之藝術作品或具特色之文物,積極訪視藝術創作者,曾到台北畫廊博覽會價購藝術作品,當時設有「典華藏萃展」常設空間長期供民眾參觀文化局典藏之佳作。

——————————

《近代與當代》

近二十年花蓮美術發展

 

1995年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在花蓮逐漸展開,至2000年後便開始蓬勃發展,原因在於解嚴之後的第一次政黨輪替,帶來思想解放以及文化機構的改組,文化政策在地化之具體實施,以及藝術創作者自發性美術運動。綜觀有以下五點背景因素:一、社會與環境運動。二、獨立策展人改變機構策展。三、替代空間改造運動與美術館的轉型。四、民間自發的藝術活動提供政府政策方向。五、政府文化政策的落實化與細緻化等。

花蓮過去的藝術創作者,畢生只對自己內在的生命探索感興趣,對於外在社會發展、藝術形式之革新沒有太多的關注,所以花蓮美術的發展基調並非以「運動」的方式進行。2000年後,當代藝術的起跑來自於環境運動,這個狀況對花蓮原有的藝術質素起了變化。19955月由花蓮環保聯盟主辦的《雲、海、麻雀與魚》裝置藝術與藝術教學發表會;199612月的《當檳榔遇見巴基魯》裝置、視覺、表演實驗展;1999~2000年初的《看見花蓮海岸装置藝術展》、20007月《漂流木環境裝置術展》,由花蓮文化環境創造協會主辦,這些事件皆具藝術運動的價值,為花蓮美術拉開了前衛的序幕。地景藝術、環境藝術、大型戶外裝置、跨領域、表演藝術、行為藝術的表現等等,結合大自然、生活作息、環境理念,以及當代藝術思潮,形成「花蓮觀點」的美學形式。

2003~2011 年的「洄瀾國際藝術家創作營」共舉辦七屆,這是和倫敦的英三角藝術信託合作的國際交流的創作營,開啟了花蓮當代藝術國際視野的創舉。除此之外,2004 年《 CO4 灣前衛文件展》、2007 年《綠島人權藝術季、2007 年花蓮文創園區經營管理、2008 年《巴克力藍藝術村》、2015 年《大地藝術節》、 2015-16 的《藝術 pakongko》、《現代的你》等。花蓮在環境運動、文化政策、藝術家自我探索中,發展當代藝術。其中比較特殊的現象是原住民當代藝術的發展,原住民創作者著力在與自然、歷史、祖靈之間的原初聯繫,不斷喚醒、捍衛他們的起源,拒絕遺忘。這也是原住民藝術家輕而易舉地碰觸到當代藝術的問題。原舞者舞團是原住民最早成立的舞團,用人類學採集的樂舞與祭儀,轉化為現代的表演,是文化也是藝術,本主題以地織老件為背景,放映1992年《懷念年祭》紀錄影片,濃縮從古老到現代的文化時空視野。

文化局在本主題的典藏內容大多以近現代風格的單件作品為主,無法典藏的環境藝術、大型戶外裝置、跨領域藝術、表演藝術、行為藝術等在本展覽多以紀錄的方式展示。洄瀾獎首獎作品陳睿淵的《出海口》,以及林介文的《回憶巴塞隆納》、黃錦城《生活是把鋸子 我正握著把柄》、陳漢聲的《植物與記憶》以裝置、數位、觀念、連幅呈現,其他作品多為單件繪畫、版畫,風格趨近表現主義以及抽象風格為主。

活動照片

近期活動

Mo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