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點

第八年的太平洋詩歌節,邁向下一首「∞」的詩

公告日期:2014-07-07

6912

撰稿/林育德(青年詩人,現就讀於東華大學華文所創作組)

活動時間:102年11月 6日至10日
2013年的第八屆太平洋詩歌節,今年以「島嶼詩響起‧地球村共鳴」為主軸,在台島以東,太平洋左岸的花蓮盛大舉行。詩人來自亞洲文化圈的韓國、日本、中國大陸以及歐陸的德國、瑞典、西班牙乃至於美國學界,國內詩人則涵蓋了前行代、中生代與新世代各具特色與詩質的詩人,所邀請的詩人陣容,從海外到國內,均是歷屆之最。

本年度太平洋詩歌節,有兩大「圓桌詩會」活動,其一為「每一片浪都從花蓮開始──向詩人楊牧致敬」,華文詩壇巨擘楊牧,從台灣東部的小城開始他的詩歌行旅,近年鮭魚返鄉,帶著豐沛的詩歌成績,重回故鄉。詩歌節也特別以楊牧《瓶中稿》詩句「這時日落的方向是西」為起頭,向全國徵求詩作,並要求放入瓶中投稿,共計收到一千六百多篇形式、包裝各異,獨一無二的瓶中詩。詩人們在圓桌詩會向楊牧於詩壇的貢獻與影響表達敬意,愛詩的民眾也透過活動的參與,以楊牧的詩句續寫,與成就非凡的詩人互相唱和。讓詩不只在詩人或學界的象牙塔中縈繞,也把觸角伸向全台校園及藝文空間,每一首瓶中詩,也就是一位代表詩人回溯花蓮的鮭魚,這一刻,詩的鮭魚都回到故鄉了。

第二場圓桌詩會為「航向斯德哥爾摩──與馬悅然一起頒詩的桂冠」,與會詩人分享了影響他們最重要的詩歌作品,藉此對瑞典文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馬悅然先生長期以來關照華文文學創作的熱忱與真摯,以詩回敬。如果說向詩人楊牧致敬呼應了本屆詩歌節主題中「島嶼詩響起」,那麼,向馬悅然致意便是詩歌節的另一主題「地球村共鳴」了。太平洋詩歌節透過活動現場的手作體驗、音樂演出、裝置藝術及詩文創作等形式,讓與會民眾真實看見詩歌在文本外所迸發的旺盛活力,詩的樣貌也豐富而可親了起來。在典型的閱讀途徑之外,找到更多與詩共鳴的可能。

太平洋詩歌節的重要推手,同時也是花蓮乃至於台灣最有活力的詩人陳黎,是這麼說的:「除了島上大家習聞的國語及閩、客、原住民語外,詩人們將以日語、韓語、德語、西班牙語、瑞典語、英語、葡萄牙語……朗讀各樣詩歌,讓曼妙眾聲迴旋於松園這以松針為唱針的島嶼詩的留聲機。」他接著說,「不只島嶼詩起,地球迴響。它也在本地縱谷小臉盆裡,激起多聲道的漣漪。我們邀請了島嶼東岸的新移民們一起到松園用詩念故鄉/唸故鄉。我相信,很快地,越南語、印尼語(馬來語)……將成為島上新的詩語言。」
站在松園遠眺港灣,太平洋的另一端,我們要如何抵達?或者,從太平洋的任一端,要如何抵達花蓮?詩就是我們最親密,最不受限制的交通工具,詩人們乘詩而來,駕詩而去,卻又偷偷在花蓮留下不只一首詩。第八年的太平洋詩歌節結束了,而我們正要邁向下一首「∞」的詩,是的,就是無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