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點

生活與藝術:「愛在天地間─昭旺‧玟瑾雕塑展」

公告日期:2014-08-26

5872

展出時間:103年7月14日至9月18日
          
藝文活動,是對生活有感而發的行為,以文字、圖像、聲音去記錄當下所發生的事物,這是人類特有的行為。
藝術家楊英風老師曾對我說過:「作品要好,須從生活開始。」我將這句話視為創作依歸,隨思維而創作,有什麼樣的思維,就創作出什麼樣的作品;若依此理,從觀察一個人的作品過程中,就可以了解作者的個性與思維。
藝術創作的形式各有不同,雕塑整合量體、繪畫塗佈色彩,如同文章的詞藻應用與音樂之音符排列,都屬技術上的問題。創作者必須純熟這些技巧,才能適當地反應自己內心的思維,創作中若沒有為自己留思考空間,就像一個運動員在比賽中沒有時間思考,身體的動作反應已經快過思維,如何靈活使用肢體?藝術創作的道理也相同。
描述一個意境,可以用詩、詞、文言文,也可以用白話文,同樣是文詞的運用,精簡要求卻不相同。如同雕塑展出,包含台座,整體視覺呈現是否協調,量體大小會不會喧賓奪主?都是思考的重點,無論具象與否、內容為何,那一堆泥土好不好看是雕塑藝術的根本。
王昭旺、何玟瑾夫婦,是台南雕塑界大老鄭春雄學長的學生,在花蓮與我有一面之緣,此次兩夫妻到花蓮展出,因緣際會我受邀為其寫藝評。從參觀展覽中,給我的感覺是力求完美,面面俱到。王昭旺老師已經具備雕塑的基本功力,人體與動物的製作呈現都中規中矩,米開朗基羅曾說:「過於注重局部,將會失去整體」,太過謹慎小心,會是一個藝術家自我超越的阻力,在創作中不必斤斤計較,捨棄不必要的,才能讓主題更明確;而何玟瑾老師,則慣於直接使用符號來作為創作元素,創作觀念雖已經過簡化,卻尚未達到純化,然而整體而言不失純真可愛。
身為創作者,長期挑剔自己的作品已成為習慣,然而面對別人的作品,「沉默」卻是我的一貫方式,對此僅能抒發淺見一二。藝術欣賞本屬主觀的行為,只要有心追求藝術都值得鼓勵,願彼此見教、相互成長。

活動照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