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點

杵音文化藝術團-如是生活 把生活唱在歌裡 pa’olic ko ‘orip

公告日期:2023-11-22

1362

活動時間
發佈單位
表演藝術科
活動地點
花蓮縣文化局演藝廳

杵音文化藝術團簡介

     「杵、臼」是原住民生活中重要之必需品,「杵」象徵動力來源,而「臼」則呈現原住民生命的泉源。原住民先祖時代族人遷徙時,總不忘帶著生養兒女的食具「杵、臼」。「杵音」就是原住民內心欲表達的世界,讓各族群透過歌舞文化的傳遞,達到互相了解及彼此欣賞的目的,團名定為「杵音文化藝術團」更是取其不忘本之精神意義。

杵音文化藝術團,成立於1997年,創辦人為郭子雄、高淑娟。融合多元形式展演,尤其以馬蘭部落文化藝術為出發,透過巡迴演出、教學,推廣珍貴的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獨特唱法被日本民族音樂學家黑澤隆朝稱作「自由對位」。部落耆老以此形式稱為「macacadaay(麻雜雜拉艾)。以領唱(獨唱)、高音(獨唱)、歌者即興、自由的方式發展出具有多聲部的複音唱法,是傳統表演藝術,也是凝聚族群意識、傳承部落文化的展演形式。

Macacadaay吟唱,師承馬蘭部落長者李原信、汪寶連、陽順英;新馬蘭部落長者林振葉、林振鳳;馬當部落長者郭英男、郭國治;康樂部落長者陽登山、豐福明、吳葉枝等老師。20214月獲文化部登錄認定為國家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

🎵馬蘭複音歌謠 吟唱生活中的苦樂(macacadaay a radiw)

       阿美族馬蘭複音歌謠,以自由對位的複音唱法為特色,族人常於割稻、除草、種植、砍伐、集會、祭典、拜訪、別離等生活情境中吟唱歌謠,以虛詞「haihinhoiyan」組合成不同音調曲式,帶有慰勞、分享等豐富的意蘊。演唱時由領唱與和唱一同合作,很具有團隊精神的一種歌謠表現方式。而每種曲調雖然聽來簡單,但其中的自由對位技巧變化多端,若非經年累月練習,很難把握其中精髓。

🏃國際交流

 1999年 6月期間,應邀赴美國參加「威斯康辛州」亞洲文化節,及辛辛那提市七國姐妹市文化交流,演出共計17場,破天荒成為第一個於美國大聯盟職棒比賽,擔任開場表演的台灣隊伍。

 2000年 2月期間,則應邀赴紐西蘭毛利族傳統表演藝術節演出,是毛利族文化節邀請的四個國外表演團隊之一。

 2001年 8月獲邀前往墨西哥,參加第六屆札卡特卡國際民俗藝術節文化邀請演出,將阿美族的天籟傳唱至墨西哥。

 2003年 受邀赴馬來西亞演出。

 2004年 再度獲邀前往墨西哥參加第九屆札卡特卡國際民俗藝術節。
 2006
年 應邀大陸北京中央電視台演出、及上海交流活動。

 2010年 配合臺東縣政府農特產品行銷活動受邀赴河南演出,帶動發揚臺東地方文化。

 2015年 赴大陸、西亞喬治亞文化交流

 2016年 台北台新藝術獎獲獎演出、北京京台文化研習營

 2017年 台北世大運演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演出「趣・書中田Ata, Taila kita i O'mah」劇

 2018年 屏東雙東藝術節演出「趣・書中田Ata, Taila kita i O'mah」劇至斯洛伐克、維也納音樂文化交流及專題講座

 2019年 赴日本加賀市文化會館演出、北京文化交流

 2023年 赴德國萊比錫演出「馬蘭聲籟杵音詠讚」棉花工廠藝術市集、國王岩、南方澡堂、國民戰役紀念碑、格拉西博物館、萊比錫民族博物館-講座音樂會、巴伐利亞、托馬斯(教堂)


👍大型歌舞劇作品

2005 |《綿延的絲帶》

2007 |《杵音響雷馬亨亨》

2008 |《萌芽之一》

2009 |《萌芽之二》

2010 |《部落樂舞》

2011 |《唱Fufu的歌一農耕休閒風》

2015 |《牆上・痕-Mailulay

2016 |《我思故娜》音樂劇

2017 |《趣·書中田Ata. tayla kita i o’mah

2018 | 澳大利巨型玩偶藝術家丹尼爾·波伊多曼尼(Daniele Poidomani of Memetica合作《來自旮都瑪樣的長者》

          《Hay Makapahay 馬卡巴嗨》音樂劇

2019 |《守護者伊娜Ina

2020 |《聽 海的呢喃》

2021 |Hay yei海夜 迴盪馬蘭聲響》

2022 |8月代表阿美族馬蘭部落應邀屏東文化園區「senaiizinai〜藝起唱藝起跳」演出

2022|11月《把生活唱在歌裡pa’olic ko ‘orip—一個長者Hongay的故事》

🎶台東縣杵音文化藝術團首次於花蓮文化局演出,敬邀 鄉親攜伴蒞臨觀賞~

時間:12/2(六)14:30

地點:花蓮縣文化局演藝堂(花蓮市文復路6號)(免費索票入場)

演出:如是生活  把生活唱在歌裡 pa’olic ko ‘orip


我們的人生故事都如同花一般各自盛開,展現自己人生的選擇。一路風景,不論喜、怒、哀、樂,都豐沛了我們的生命。

我們演繹部落歌者的故事,不畏耕種的辛勞,投入樂舞文化的傳承,讓我們走進Ina ato Wama 的生命的歷程


索票地點
1.
聲子藝棧            花蓮市博愛街199 
2.
育樂社                花蓮市博愛街80 
3.
政大書城            花蓮市中山路5473F 
4.
功學社                花蓮市中山路475-3
5.
文暉文具行           花蓮市中正路193 
6.
美育音樂教室        花蓮市富吉路38 
7.
花蓮縣文化局圖書館    花蓮市文復路6 
8.
吉安戶政事務所        花蓮縣吉安鄉吉安路二段1246 
9.
新城戶政事務所        花蓮縣新城鄉北埔村北埔路267

活動照片

近期活動

Mo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