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點

巴特虹岸-在這安居的地方 獲文化部公共藝術獎【民眾參與獎】 【新聞稿】

公告日期:2020-11-03

1592

巴特虹岸-在這安居的地方 獲文化部公共藝術獎【民眾參與獎】 【新聞稿】

  文化部主辦的第七屆公共藝術獎,10月29日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盛大舉行頒獎典禮,花蓮縣文化局106年花蓮縣公共藝術補助計畫-「巴特虹岸—在這安居的地方」經評審團三階段審查,深受委員們青睞與肯定,獲頒「民眾參與獎」殊榮。

  文化局長吳勁毅表示繼上(第六)屆新城(太魯閣)車站及東華大學公共藝術獲藝術創作獎、環境融合獎等,首次有花蓮公共藝術作品得獎,此次花蓮再增添新的公共藝術獎項「民眾參與獎」,讓花蓮豐厚的藝術文化軟實力被全國看見,豐富精彩藝術創作及民眾參與的能量擴散全縣境,公共空間的美感力百花齊放。

  由光織屋陳淑燕與杜瓦克‧都耀老師提案「巴特虹岸—在這安居的地方」公共藝術設置計畫,106年從四項競爭計畫脫穎而出,獲花蓮縣公共藝術專戶補助。「巴特虹岸PateRongan」是新社部落的噶瑪蘭語,為船停泊靠岸的意涵,透過環境地景的裝置,呈現遷徙流浪的民族已經在此美好的土地安居。從宜蘭將水稻技術帶來的噶瑪蘭族人,百年來在新社半島上耕耘出海梯田上的繁榮景象,表達著人和大地共處共榮的有機樣貌。

  此計畫自106年9月起至107年4月完成,前期竹片的處理由部落耆老和有興趣竹編的年輕夥伴事先處理起來。現場編造的過程為了讓更多人參與,透過網路招募對自然材質編織及部落文化有興趣的民眾,或喜愛東海岸海梯田環境的夥伴來成為工作幫手。為期三梯次在光織屋共同生活和工作,一起組裝編造竹編造型,一起到鄰近部落採集茅草、蒐集難得的牛糞、採集石頭和沙等在地材料,也舉辦<挖糞塗牆工作坊>讓部落小學的小朋友和老師來參與製作有趣的牛糞牆,另外也進行藤編工作坊,帶學員上山採黃籐,讓部落工藝師來指導黃藤皮的製作,並學習六角孔編的秧苗籃及籐球製作!整個創作過程匯聚來自部落、來自四面八方參與的力與心,共同營造對這塊土地的美好生活期待;這是海稻田裡的景觀,更是讓人感受人與土地、人與與文化緊密連結的安居之所的想像可能。

  陳淑燕老師獲獎後開心的希望把這份殊榮與一起參與製作的伙伴們分享,更謝謝花蓮縣公共藝術委員們的大膽支持與宏觀,讓這件與自然同呼吸的天然素材環境作品得以通過,拓展公共藝術材料的可能性與民眾參與的意義,成為花蓮最美公共藝術地景。

  誠如文化部公共術獎評審委員胡永芬老師所說,公共藝術作品最難得可貴之處在於民眾親身參與過程,並達到藝術教育紮根。創作期間村民、師生及外地民眾參與牛糞牆製作,不僅回味古早生活和兒時記憶,更凝聚部落共同參與的意識。期待未來在花蓮,有更多、更美好的公共藝術作品開花,豐富人與土地、人與文化的緊密連結。

新聞照片

近期新聞

Mo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