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點

「石況製造-從產地到日常」石材科普常設展

公告日期:2024-04-04

6464

常設展主視覺
活動時間
發佈單位
視覺藝術科
活動地點
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第二企劃室
活動地址
970 花蓮縣花蓮市文復路6號

探尋石材產業奧秘,感受臺灣石礦生命力

「石況製造-從產地到日常」石材科普常設展
 

花蓮是臺灣石頭的故鄉,探討花蓮的 石(實)況製造現場
1960年代,臺灣東西橫貫公路開闢,掀起了花蓮石材產業發展的序幕,並隨著經濟起飛快速發展,花蓮產出高品質的大理石及蛇紋石等石材,內外銷舉世聞名,優異的品質與加工更讓臺灣在當時成為僅次於義大利,全球第二大的石材加工出口國,獲得「石頭故鄉」的美名,並成為花蓮縣獨具特色的重要產業。

 

展覽依循相關產業的發展脈絡,具體以「石礦科普知識」、「石礦開採與產業發展史」、「當代石材的生活應用」以及「民眾體驗互動學習」等四大面向,呈現石材產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發展,體驗石材自產地到日常應用的科普知識,深入了解花蓮的「石(實)況製造」。
 

爬梳產業發展大事紀,呈現6種花蓮自產石礦

本展以科普與教育為主軸,重新梳理花蓮石礦產業發展脈絡,首次將臺灣石礦的發展大事紀以時間軸搭配歷史照片呈現,自民國前、二次世界大戰後、至近代的歷史,解構臺灣石礦產業的發展歷程與故事。並藉由實物展出和平白、和仁灰、蛇紋石、玫瑰石、豐田玉、臺灣墨玉等6種花蓮特有的石礦樣本,輔以文字說明,向民眾介紹各種石材的特性、用途及加工方式,讓民眾深入了解臺灣石材的多樣性與價值。同時,石資中心特別設計針對國中小學童的石礦學習單,從小紮根產業文化面知識,歡迎預約參觀導覽。
 

除了石礦本身之外,本次網羅花蓮超過10家在地加工廠,橫跨60年製造歷史的產品,包含早期60年代的大理石工藝品,如煙灰缸、胡椒罐等,到近代文創、設計風潮興起,結合新世代生活習慣的香氛、花器、醇酒玉等。

 

橘黃標線,機械感重現石材工廠實況

本次展覽主視覺與空間由可以工作室COYI STUDIO設計,以石材加工廠為靈感,運用石材廠常見的「天車」(橋式起重機)的橘色油漆為主色,透過真實的相片和鮮明色塊虛實對比,用堆疊、在縫隙中穿梭,呼應「從產地到日常」。展場空間以工廠廠房、機械常用之橘、黃色標線為靈感,結合鷹架、石材板架等工業道具,透過設計重現石材加工廠實況。圖解礦區採礦、拉鋸、研磨、表面處理、裁切、成品、品管、安裝施工等過程。
 

設計,驅動花蓮產業創新發展:研石造物、T22產地振興計畫

自2016年起,石資中心擔任中介者的角色,串連起石材廠新一代接班者與設計師,推動「研石造物」設計工作營,進行工廠見學、產品打樣、設計溝通等,多年來已與近20家石材業者、60餘位國內外設計師共同開發創新產品,逐步形成石材產業的創新聚落。本展精選近20件設計創新作品,讓民眾感受工作營激盪的世代交替、永續傳承、材質創新等議題。
 

另外,自2022年起台灣設計研究院在花蓮推動T22產地振興計畫,以「打造花蓮成為臺灣第一個以永續發展品牌形象的產地聚落」為目標,本次以圖文方式,呈現與4家在地工廠合作「工廠見學改造」計畫,引領大家走進礦山,了解石材的魅力。
 

玩砳互動體驗區:石頭打擊樂、石材骨牌、墨玉畢卡索、祈願石

除了展示石材產業的發展外,本展規劃寓教於樂的親子互動體驗區,透過實際的操作與互動增添親子樂趣,啟發孩童五感體驗。本區大朋友小朋友可實際敲擊「石頭打擊樂」,也可以發揮創造力創作「石材骨牌」體驗,或是運用富含磁鐵礦的墨玉來做表情的「墨玉畢卡索」。
 

「祈願石」則為0403大地震後,特別規劃的祈福牆,每塊石材來自在地的花蓮工廠。邀請民眾寫下自己的願望,挑選專屬的祈願石,一同為花蓮加油!
 

石材產業地震災損模擬

展覽規劃期間花蓮遭遇強烈地震,團隊於展區重現地震發生時,石材倒塌破損的情境,藉由擬真情境讓民眾了解石材加工過程,並近距離感受地震災害如何對產業造成重大影響,以及災後復甦現況,藉此展現產業韌性並提升民眾防災意識。


 

「石況製造—從產地到日常」石材科普常設展

展期:2024年4月13日(六)起常設

地點: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第二企劃室

指導單位|文化部、花蓮縣政府 

主辦單位|花蓮縣文化局
承辦單位、策展單位|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

共同企劃|寧淨國際有限公司

活動照片

近期活動

Mo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