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點

揭開撒奇萊雅族消失部落文物面紗 普查成果展將在8/4號登場【新聞稿】

公告日期:2023-08-03

763

     花蓮縣文化局推動「111年度花蓮縣撒奇萊雅族Katangka部落文物普查先期計畫」,將於8月4日上午十點成果發表會暨成果展中揭開歷史面紗。由普查團隊協同計畫主持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分館副研究員,同時抑是katangka部落族人的Mayaw Kilang陳俊男博士,及總統府原住民轉型正義撒奇萊雅族委員Daong Cinceng拉蓊·進成向鄉親介紹文物普查計畫的初步成果,內容精彩可期,從歷史脈絡、文化價值、材質等各方面,讓公眾更深入了解撒奇萊雅族Katangka部落文物的歷史與文化。也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參與,共同見證這段珍貴的文化紀錄。

      回顧過去,西元1909年(明治42年),太魯閣族因不滿日本大財閥賀田金三郎侵占領地,引發「威里事件」(又稱大山事件)。事件過後,日本人為開墾此地,聘用附近Sakol部落撒奇萊雅族人參與道路建設。於是,撒奇萊雅族族人逐漸遷往此地,形成了重要的生活聚居圈。然而,西元1984年(民國73年),國民政府徵收此地興建國防佳山基地,導致整個Katangka部落被迫廢村,族人四散遷徙至新城北埔部落、花蓮市撒固兒部落及花蓮市區,留下的生活痕跡逐漸消失。

      文化局長吳勁毅表示,「文物普查」是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近年推行的政策,透過文物普查的方式建構族人對花蓮市撒奇萊雅族Katangka部落的遷移及過程,提供撒奇萊雅族較為宏觀的視野,並尋求文物保存的方式,推廣文物保存意識。111年從總統府原住民轉型正義提案接手,再由文化局向文資局爭取經費,委請「花蓮縣花蓮市國福社區發展協會」針對佳山基地鄰近的3個撒奇萊雅族部落進行調查,經過陳俊男博士帶領團隊這1年多來辛苦的普查與研究,整理建檔共63件文物。其中生活器物類為22件;產業機具為19件;影音資料為1件;其他類為21件。

      普查成果中,其中有一項具有口傳百年歷史的木臼,外徑42.6 公分,底部直徑40.8公分,高44.3公分,底部高8.2公分,木臼身底部直徑30.2公分,底部呈圓形。根據報導人口述指出,該木臼係為製作麻糬使用,早期在部落亦有搗麻糬競賽,該木臼更是搗麻糬競賽時的第一名。如今Katangka部落已經不存在,留存下的文物卻依然保有當地的生活記憶。

新聞照片

近期新聞

Mo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