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點

2018花蓮公共藝術節之專展

公告日期:2018-12-25

4214

「不期而藝-2018花蓮公共藝術展」
一、時間:107年12月8日至108年3月8日
二、地點: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大廳(花蓮市文復路8號)
----------------------------------------------------------------------
    花蓮因盛產石材,早年縣境多處重要公共空間設置石雕類型公共藝術,例如知名藝術家楊英風作品《大鵬》。87年公共藝術設置辦法施行後,本縣公共藝術呈現百花齊放,迄今已累積60案公共藝術設置計畫達114件作品,從新城到玉里、從學校到醫院,處處可見各類精彩藝術品。
    
    為讓民眾更深入認識公共藝術,花蓮縣文化局特別舉辦第一屆「2018花蓮公共藝術節」,以美學教育進行文化紮根,業於4月、8月及9月分別在東華大學、新城車站及玉里璞石藝術館舉辦三場公共藝術教育推廣活動。特別針對學生與藝術創作者、興辦機關與行政人員、一般民眾等不同對象而設計工作坊及作品導覽,場場滿額,可見大眾對公共藝術的喜愛。
 
   此外另策劃花蓮首度以公共藝術為題的「不期而藝-2018花蓮公共藝術展」,包括公共藝術大事紀、作品主題區及及閱讀互動區等,其中作品主題區規劃「典範風華、他山之石」、「撫慰傷痛的藝術微光-傷痕公共藝術」及「減法新美學」等三個主題,透過17個優良案例,帶入公共藝術新觀念,向民眾全面性的介紹及推廣公共藝術觀念。這次案例中值得一提花蓮的「新城車站」榮獲文化部第六屆公共藝術獎之藝術創作獎及環境融合獎;「東華大學」也獲環境融合獎殊榮。
  
   12月10日開幕記者會出席幕貴賓雲集,包括花蓮縣公共藝術審議委員熊鵬翥執行長、莊竣安老師、立委徐榛蔚服務處張治華主任、立委蕭美琴服務處林韋廷特助、新科議員楊華美、花蓮市公所溫策帆秘書、東華大學總務處事務組陳肯用組長及藝術創意產業學系講師吳柏熹老師、花蓮縣石彫協會鄭詠鐸理事長、花蓮縣長青書畫會彭榮美理事長、石雕藝術家邱裕欽、約瑟夫‧維西等,對於本縣首次辦理「公共藝術展」給予高度肯定,並期許未來有更多元公共藝術作品融入花蓮好山好水之間。
 
    花蓮縣公共藝術審議委員熊鵬翥特別提到,公共藝術不只是名詞,而是個動詞,是由下而上的公共化過程,包含藝術家、興辦機關、空間環境及民眾參與等方面的創作,與藝術品迥然不同。
   
    歡迎鄉親及全國民眾即日起至明(108)年3月8日,來花蓮石雕館漫遊領略這場藝術盛展,讓公共藝術成為厚植美感教育的養份。
----------------------------------------------------------------------
【作品主題區】

一、典範風華、他山之石-國內外優良公共藝術獎作品介紹: 
精選國內歷年獲得文化部公共藝術「卓越獎」、「藝術創作獎」、「環境融合獎」、「評審特別獎」與「民眾參與獎」得獎作品,本縣焦點作品以及日本知名公共藝術計畫「FARET立川」,藉由優秀的公共藝術作品,擴展大眾對公共藝術意涵、類型及質材之認識。 

案例1、綠晶典 

第五屆公共藝術獎 藝術創作獎 
國立臺灣美術館現代化典藏庫房建造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作者:賴純純/義春實業有限公司 
國美館綠晶典
《綠晶典》位於國立臺灣美術館戶外草地,藝術家賴純純創作這件融合環境、雕塑、綠色植栽的公共藝術。 
作品由不鏽鋼及植栽所構成,以五邊形建構的正十二面結晶體為元素,係取自柏拉圖《蒂邁歐篇》裡形容正十二面體是用以界定宇宙及萬物的輪廓,並且具有宇宙的第五元素、乙太等意涵,突顯藝術在精神、心靈層面上能調和人類生活。
作品造型以三個不同角度、規模的十二面體互為交錯穿透並向外延伸,反映藝術在不同時代下的多變面貌,這件綠色活雕塑的結構造型,以「藝術穿越體驗」為題,民眾可以在作品間的行走、穿越,以自身感知的角度親近、體驗藝術。 
《綠晶典》更運用植物自然輪替共生的概念,誘蝶、誘鳥成為心靈芬多精的生態小花園,開拓藝術、公眾與美術館間無距離之對話空間。作品內的噴霧水氣系統,在陽光下會出現一道驚喜的彩虹靈光,如同藝術家創作時的乍現靈光。藝術家在這件作品所傳達的種種環境藝術主張,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疆界,為美術館園區注入新生命力,並創造休憩與機能兼具的美質環境。 

案例2、春風化雨 

第三屆公共藝術獎 環境融合獎 
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公共藝術設置案 
作者:陳姿文、楊德義 

《春風化雨》設置於臺北市成功高中新建綜合大樓外牆。《春風化雨》涵意為適合草木生長的和風及雨水,用以比喻師長和藹親切的教育以及學子如沐春風、意氣風發。作品配合校舍建築創作,一方面讚頌作育英才的老師,另一方面也闡述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中如沐春風的莘莘學子,施與受兩方的優異表現,不斷持續地為臺灣發光。 
《春風化雨》作品依據建築空間而設置,涵蓋著大部分樓梯的半戶外空間,藝術家以超過2000件單一色彩、造型的半圓鋁管垂吊於其中,引入自然界的光與風,與每一個不同角度的鋁管構成有機的畫面,產生猶如陣陣綿綿春雨的視覺效果,因此獲得第三屆公共藝術獎「最佳環境融合獎」 。
藝術家陳姿文在這件《春風化雨》中呈現自然中每個瞬間的美感,以單純的元件,構成巨幅畫面,純然呈現光的變化,表現一種自我消逝在自然感動裡的詩意。在樓梯間行走的師生,隨著移動中的不同視點看見連續的光影變化,作品提供穿越樓梯時獨特的視覺與空間經驗,也讓建築變得柔和。 

案例3、羽光之丘─關於光的12種依靠 

第五屆公共藝術獎 卓越獎 
國立中正大學理學院二期及教育學院二期新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作者:顏名宏 

國立中正大學以丘陵坡地為校園環境特色,然而,校園縱軸線上、圖書館西向的草坡,長久以來未適當利用,蚊蠅叢生。校方以邀請比件方式,選出藝術家顏名宏順應校園丘陵坡地打造一件地景式
公共藝術《羽光之丘─關於光的12種依靠》,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新面貌。 
《羽光之丘─關於光的12種依靠》創作靈感來自中正校園內各種鳥類群聚、築巢的豐富生態,將珠頸斑鳩身上優雅層次的弧狀羽毛衍生為一座座嵌在小丘中的座椅。藝術家在細緻觀察後,擇定擁有全年最穩定光影變化的空間位置,以這件地景藝術將家具、草坪、陽光與周遭景觀融合一體,這片擁有美麗夕陽的草坡於焉成為中正大學的「片羽靈光」。當師生們走出圖書館即可信步於綠草旁、座椅上聚會談心,這件作品成功地創造一個接納訪者的小園地、一個觀賞夕陽與校園景緻的秘境。 
校方為了讓這件地景作品有更全面的視角,特別在封閉的圖書館牆面打開一扇窗,讓視線得以鳥瞰整片坡地作品,作品一躍成為校園景觀的新亮點。這件作品創造師生或居民優美的記憶,也可坐可臥的藝術空間創造彼此對話,地景式的鋪陳讓人們輕易地接觸藝術,從而思索公共藝術對於環境空間的意義。 

案例4、方陣 

第五屆公共藝術獎 評審特別獎 
中臺灣創新園區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作者:豊田啟介/別音設計有限公司 

南投縣中興新村的中臺灣產業創新研發專區由工研院設立,係集合產業、科技、人文、生態之創新產業研發中心。為配合研發中心的創新特質,本作品以創新能力與跨界特質為創作宗旨,由日籍藝術家豊田.介結合南投境內工藝師一同提出作品。豊田.介選擇與陶藝家林國隆、竹藝家葉基祥及織染家陳景林等三位南投工藝師傅合作,分別創作出《方陣》、《山嵐》與《空景》三件作品,其中《方陣》獲得第五屆公共藝術獎「評審特別獎」肯定。 
豊田.介以電腦運算出《方陣》的造型與結構,並刻意使用規矩俐落的方形元素(柴燒陶磚)創造有機自在變化的造型,以衝突手法強化對比。並運用高科技運算其結構、融合最傳統的手工藝素材,激盪呈現強烈視覺效果。陶藝家林國隆為這件作品燒製大量尺寸精準、色彩細緻、尺寸相同的陶磚,俾利順利嵌入《方陣》不鏽鋼鋼架的硬結構之中。象徵由科技技術帶給傳統文化正面的力量,引領
產業的未來發展。 
本作品將新科技美學觀、新媒材及傳統工藝注入在公共藝術中,《方陣》看似如此手工,卻又多麼科學,傳統工藝與當代設計在此產生精采的撞擊及火花。 

案例5、紅土地樂園 

第五屆公共藝術獎 民眾參與獎 
新北市林口區頭湖國民小學校舍新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作者:黃浩德-財團法人臺北市開放空間文教基金會 

民國60年經濟起飛年代,黏度極高的紅土成為建築紅磚最佳素材,大量磚業興起使頭湖成為大臺北地區紅磚的供應地。藝術家黃浩德以《紅土地樂園》為發想,提出兩組以紅磚砌製的作品《頭湖紅堡壘》及《紅方塊樂園》,讓地方產業與生活記憶以藝術方式重現。 
《頭湖紅堡壘》由紅磚砌成,是一座提供師生交流、活動、休憩的地景作品。作品造型結合了磚窯造型及等高線概念的臺地意象,象徵林口先民發展史。 位於校舍中庭廣場的《紅方塊樂園》,藝術家大膽嘗試與學童合作,讓參與者成為創作主體。藝術家以「巨人的書房」為題,請學童發想「校園缺了什麼?」,再引導小朋友用迷你紅磚製作削鉛筆機、照相機、望遠鏡不同造型,由藝術家挑
選十組作品,經過必要的修整後,再委由專業的砌磚師傅依照模型完成作品。 
因此,《紅土地樂園》不只是視覺上的藝術品,也是訴說這片土地故事的一個引子、一個提供學生想像與學習的成長空間。此種深度參與的成就感與榮譽感,是校方在美術教育上知性及感性的雙重收穫,頭湖國小也因此成為當地藝術展場的新視界及文化傳承的基地。 

案例6、移墾耕讀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公共藝術計畫 維護管理 
作者:林舜龍/達達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位於屏東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係為保存與展現在地客家族群文化而設立,作為展現六堆客家族群發展歷史與當代鄉土生活文化風貌的窗口,除園區館設及設施外,園方亦藉公共藝術突顯六堆客家的人文歷史與環境特色。 
本組公共藝術作品《移、墾、耕、讀》由藝術家林舜龍創作,藝術家認為六堆客家精神核心表現在「移、墾、耕、讀」等作為,是六堆客家農耕文明的精神內涵,因此提出一系列以牛與犁為主體的轉化精神創作作品,表現出六堆「移、墾、耕、讀」所代表的文化連繫及其文明精神。 
這4件作品分佈在偌大園區之中,因此園方相當重視作品定期管理維護。在作品保固期滿後,園方仍定期邀請藝術家親自檢視並維護作品,故作品迄今常保如新,維持最佳狀態。 園區亦重視例行性維護,例如《移》設置於水面上,為維持牛群渡河而來的優美意象,需隨時注意池水水面高度,不致過高掩蓋牛蹄,亦不致過低曝露牛蹄下方基座,且需定期清潔方能避免生苔。《讀》設置於草地上,需注意草地平整茂密,修剪草地時亦必須以人工剪草,莫讓電動除草機傷害作品。從本案瞭解,公共藝術作品定期管理維護相當重要,方能維持作品的最佳美感,達到提昇環境美質的效果。 

案例7、新城車站公共藝術計畫 
第六屆公共藝術獎藝術創作獎及環境融合獎
作品:太魯閣之美 
作者:陳彥君/高第國際藝術有限公司,原畫
作:馬白水 
新城車站太魯閣之美
作品:Elug Tminun織路 
作者:林介文 
新城車站織路
坐落太魯閣國家公園入口的新城車站,設置二件公共藝術《太魯閣之美》及《Elug Tminun織路》。 在車站大廳迎接賓客的長形玻璃畫《太魯閣之美》,是花蓮在地藝術家陳彥君將已故
水墨畫家馬白水畫作《太魯閣之美(二十四)聯作》為本以窯燒玻璃技法翻製而成。原作共分為「太魯閣春風」、「長春祠夏雨」「靳珩橋秋葉」、「九曲洞冬雪」、「慈母亭日光」、「天峰塔月色」六景,陳彥君一手駕馭高溫、窯燒光燦流動的玻璃,一手精準拿捏等比例製作,最終以72片窯燒玻璃重製組合,這件作品係全國最大的窯燒玻璃作品,將太魯閣之美以藝術形式展現在旅客眼前。 
大廳的懸掛作品《Elug Tminun織路》,由賽德克族藝術家林介文帶領著32名全國各族織女共同創作。藝術家以這件作品紀念日治時代太魯閣族人被強迫遷出花東縱谷,女性族人揹著織布機下山方保留織布技藝的這段故事。而32位織女也因為這件作品,讓傳統技藝重現及再生,織路,織出一條尋回文化根源之路。
這件作品以原住民色彩繽紛的傳統織布包覆著鋼骨結構,由天花板垂吊而下,呈喇叭狀開口展現「生生不息」的意象,亦象徵藉由織布藝術找到「生命」的出口。 

案例8、東華大學公共藝術計畫 
第六屆公共藝術獎環境融合獎

位於花東縱谷內的東華大學環境優美,自合校以來,校方陸續於東華廣場、雕塑公園、湖畔藝術中心及系所公共空間等處設置公共藝術,增添校園藝術氛圍。 
東華廣場位於校園中心軸線。由藝術家賴純純《日出東華》、《自由和鳴》大型鋼雕與饒愛琴馬賽克拼貼地景《山海洄瀾》,合力完成「自由廣場詩篇三部曲」,創造新東華意象。 
環湖的雕塑公園內則傳承了花蓮特有的石雕藝術,亦納入金屬雕塑作品,成為名符其實的雕塑公園。園內作品包括了法國艾瑞爾‧穆索維奇《永恆的時刻》、韓國金成馥《戲法》、臺灣的劉柏村《金剛樹》等七件雕塑,這些各式造型、質材的作品不僅表現出藝術品的張力及可能性,亦是學生們學術研究的題材,美感教育及環境教育的最佳案例。 
湖畔藝術中心則設置了柳順天《靜心與騷動》點出湖水時動時靜的環境特質。此外,校方亦將興建校舍所挖掘出的大型原石,委由國內外藝術家創作為具有功能性的藝術傢俱,包含日本.英明《波長》、臺灣鄧善琪《飛越新紀元》等數件雕塑,這些就地取材的作品不僅呼應減碳、減少廢棄物的環保趨勢,亦增加休閒空間,更創造獨屬東華藝術校園之原創意象。 

案例9、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花蓮縣分局公共藝術計畫 

A案名稱:生生不息-我的家鄉 
       作者:陳彥君 

B案名稱:澤披大地 
      作者:向光華、黃清輝 

本案分為三案,A案委託在地藝術家陳彥君以擅長之玻璃材質創作《生生不息-我的家鄉》,以彩色玻璃描繪花蓮山海之家。B案由藝術家向光華、黃清輝創作《澤披大地》,用大理石雕刻將國稅局局徽古幣的造型,融入花蓮當地的山水景觀。為增加學生參與公共藝術機會,C案則以公開徵選方式向學生徵選平面創作,十九件作品中包含水彩、水墨、油畫等各種媒材,以花蓮為主題創作,是花蓮唯一畫作公共藝術。 
本案呈現出公共藝術作品型式的多樣性,包括平面玻璃作品、石雕作品、向學生徵選而來的畫作等,這些作品皆設置於公共空間之中,往來的人們容易親近欣賞之。在作品質材上,包括玻璃、石材、各式繪畫媒材等,顯示出公共藝術並不受限於材料,具相當的多元性。 

案例10、日本立川市公共藝術計畫 

日本知名藝術策劃人北川富朗(Kitagawa Fram)為日本東京衛星城立川市的市街再開發區規劃此項公共藝術計畫。日本立川市1977年美軍基地撤出,1982年起進行都市再開發計畫,這個開發計畫佔地約5.9公頃區,區內有11棟大樓,包括商業大樓、百貨公司、飯店旅館、電影院等城市機能。該市以公開徵選方式徵選公共藝術計畫,最後選定北川富朗的提案。北川所提的公共藝術計畫有三個基本策劃理念:必須反映城市的當代性、藝術實用化、創立一個充滿奇特與新發現的城市,令人享受其中喜悅。 
依此,北川疏理出可與公共藝術結合的設置地點或型式,使藝術能夠發揮「藝術機能性」,這些設置或型式包括:1.有負面形象的公共設施。2.現有公共設施,如鋪面、大樓換氣設施、人孔蓋等。3.隱藏部份混亂的都市面。4.美化建築物之間的各連接點,如大樓進口處或窗戶等。5.利用藝術活化新舊建築、綠地邊緣或有多種設施的死角。6.混亂不美觀的汽車與自行車停車處,施以裝扮成為可供人冥思幻想空間。7.藝術應攬入肉眼無法見到的空間,如語言、聲音等。 
今日漫步於立川街頭,可隨意綜覽96位藝術家所創作的109件作品,這些作品多與都市空間或設施整合創作,既是藝術品也是公共設施。此區也是日本全國公共藝術作品密度最高之處,創造步步有驚喜、處處有發現的新型態都市空間。 

二、減法新美學: 

台灣地狹人稠,在公共藝術政策推動20年的今日,「減法」成為另一種可能性。結合燈光座椅、牆面的藝術作品、舉辦公共藝術節活動等,都是減法的表現方式。 

案例11、水源之心 

水源市場公共藝術計畫 
作者:亞科夫.亞剛 (Yaacov Agam) 

臺北市政府於2008年推動「臺北好好看系列計畫」,委託蔚龍藝術公司邀請國際知名藝術家Yaacov Agam(亞科夫.亞剛)運用藝術手法改造水源市場外牆,他創作的大型公共藝術《水源之心》令這幢大廈宛如新生,成為公館地區耀眼地標,改變大眾對傳統市場的印象。 
以色列裔法籍的亞科夫.亞剛擅長將時間納入創作元素,再佐以數學的精算與色彩搭配,是動力藝術的代表藝術家。水源市場位於臺北市水源地,因此作品以水藍色作為外觀主色系,建築正立面的《水源之心》,以幾何色彩及造型構築出猶如交響曲般豐富多彩的變化。 
《水源之心》運用177種色彩打造建築物外觀,主作品以三種不同的視角呈現。從左側觀之,將看見藍白相間的水波紋,如河面波光粼粼。由正面欣賞,可見到漸層的彩虹映照在水波中,充滿生氣。換到右方觀之,則可看到漸層彩虹色彩,象徵臺北多元文化。 
這件作品跳脫藝術品只能靜靜供人觀賞的方式,隨著觀者的腳步移動與視覺角度之變化,作品圖像一直在改變。因此,藝術家稱其作品有四度空間,隨著人們步伐的移動,「時間」也成為作品變化的要素之一,讓此作品猶如有生命一般,呈現出生動有趣的藝術面貌。 

案例12、山色風光 

桃園國際機場二期航站區(基地11)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書法藝術家:董陽孜 
執行藝術家:陳浚豪 
策劃團隊:蔚龍藝術有限公司 

董陽孜老師的書法融合當代藝術與傳統書法之美學,呈現深遂曠遠的心靈意境。巨幅草書結構虛實相應掌握了文字與線條的精神律動,墨色濃淡變化之中湧現沛然的生命力。本作品以具有中華文化特色之傳統聯句「山色常如此」「風光又一新」,結合書法藝術,展現桃園機場迎賓大廳的國門意象,讓往來旅客感受到台灣的精緻文化素養。董陽孜老師以此對聯比喻台灣山川景致雋永而氣象萬千,令人流連忘返,更增體悟。 
這組作品亦特別邀請藝術家陳浚豪以特製圖釘來表現董陽孜老師的書法藝術,作品從左右兩側觀
看,一側將看到書法原文,另一側則將看到台灣山水風光或台北城市意象。 

案例13、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第一期第二階公共藝術計畫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公共藝術計畫以「在生活中尋找樂趣、在科技中創造驚喜」為主軸,規劃具有整體性的公共藝術區。 
本案計五件件品《互生共榮》、《曦之花》、《奇幻!》、《高文典冊》、《流動.時光》。藝術家們分別以藝術手法,在南科園區內的迎曦湖畔設置姿態及功能各異的藝術座椅。 

名稱:互生共榮 
作者:沈思維/京石文化設計有限公司 
《互生共榮》以臺灣具代表性的榕樹為發想,樹供給氧氣,是孕育生命的表徵。不鏽鋼鍛造是由人力鎚鍛敲鑿,象徵樹木需經長時間的生長與淬鍊,更藉以強調人與自然之間相互依存、共生共榮之哲學思維。 

名稱:曦之花 
作者:洪翠娟、張意欣 
《曦之花》是三朵綻放於迎曦湖畔邊的美麗花兒,藝術家以感溫塗料包覆作品,透過感溫塗料會隨著太陽光線的溫度強弱,使花背產生色彩變化,賦予作品因日出日落而衍生出的生命感。民眾亦可以用手掌提高溫度或澆水降溫,改變作品的顏色、與作品產生互動,增添樂趣。 

名稱:奇幻! 
作者:陳姿文 
科技與藝術總是為人類帶來創新,使人們能經歷前所未有的經驗,藝術家陳姿文的作品《奇幻!》是在園區廣大的綠地上的街道家具,人們坐臥於其上,彷彿就變成「奇幻王國」裡的微小人物,點出科技產業或藝術作品提供給人的奇幻經驗。 

名稱:高文典冊 
作者:陳禹霖 
古代由竹片串聯成冊,慢慢發展成紙張,而不論是竹片或紙張上面都乘載著重要的知識、歷史、
故事等訊息。陳禹霖作品《高文典冊》以「冊」字形為發想,提供民眾與之互動,從正面看,乘坐其中的人就像書中的內容;從側面看,一個貫穿的空間,讓心和世界連結成思想高深的大著作。 

名稱:流動.時光 
作者:鄭宏南、陳世平、李國成 
水,有著浸潤透澤與流動穿透的特性,與科學實驗精神中綿密的思考和創見的眼光非常接近,
《流動.時光》這件作品在創作中書寫了水的律動。造形就如同大自然中因著水的流動而自然形成的
碎片,如同在溪邊所拾得小石小木,是大自然流動的足跡。 

案例14、2010好時光公共藝術節–公共藝術新魅力,城市博物好時光 

臺博系統古蹟修復工程暨第二典藏大樓新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策展人:江洋輝/麻粒國際試驗所 

《好時光公共藝術節》是臺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及臺博館南門園區的公共藝術計畫,將臺北老城區範圍納入公共藝術節的場域,總共設置三件永久性公共藝術作品及十三件臨時性藝術作品。在藝術節舉辦期間,進行120場導覽、18場工作坊,並在不同的古蹟與文化空間舉辦14場藝術家座談、在臺北交通核心區舉行三場大型藝術行動。透過多元的藝文推廣與呈現,從藝術家的眼光再現臺北情,策展團隊亦透過社群網站增加訊息傳播與民眾互動參與,在當時獲得極高迴響。 
《豐盛富足》設置於舊土銀騎樓地板鋪面,藝術家江洋輝將作品塑造為連結古蹟過去與未來的想像界面,以工藝鑲嵌手法將黃銅、不鏽鋼及琉璃嵌在鋪面,創造出一幅融合了臺灣舊時產業盛景並指涉出古蹟再利用的未來。 
《琉雲光景》設置於臺北南門工場第二典藏庫房兩側外部壁面,藝術家黃沛瀅以華司、琉璃所組成的有機雲朵,不斷地在牆上蔓生、延展,過去璀璨的成就,彷彿琉雲般飄浮在典藏大樓的立面,隱隱閃耀的光芒,有機形體與蔓延的趣味,軟化現代鋼筋混泥土建築的陽剛氛圍,讓新建築與老舊古蹟的共生,創造文化資產和藝術輝映的新空間體驗。 
《好時光公共藝術節》以更廣闊的公共藝術參與精神,為城市生活文化進行發掘聯想,提出各具觀點的見解及感動,成功彰顯臺博系統古蹟的文化資產價值。強化透過「博物館」概念來進行展示與推廣,帶給民眾一次不同的城市經驗與視覺體驗,開拓多樣參與經驗想像。 

案例15、愛、希望與飛翔 

國防部空軍司令部公共藝術案 
作者:林建榮/蔚龍藝術有限公司 

擅長結合燈泡與雕塑創作的林建榮,2003年在北美館舉辦「zZZ」個展,開創出燈泡人的原型,此後燈泡人旅行至臺灣各地,發展出一連串的生活情境劇,渾圓的燈泡人帶著外星人的造型,以一種呆然放空的氣質,說出現代人的心聲。燈光的明滅則像是呼吸,為靜態雕塑注入靈魂,賦予藝術作品難以想像的魔力。 
林建榮的燈泡人系列靠在牆邊、蹲在角落、坐在露臺,彷彿在等待、面壁或沉思。雖然沒有五官,卻是內心戲十足,燈泡人開放由觀眾的生活經驗及背景來參與作品的解讀與欣賞。在作品所營造的氛圍情境中,透過觀者自身的經驗與認知,尋找出埋藏在理性客觀世界,壓抑已久的一些迷思或是真理。燈泡人以幽默輕盈的方式詮釋出一種想要逃離現狀的衝動,以及人們對於自然環境與美好生活的渴望。這組燈泡人系列作品,白天不鏽鋼流暢圓潤的線條是空間中的視覺焦點;夜晚點亮的燈泡,溫暖烘托著悠閒的夜晚,拉近與民眾間的距離。 

三、撫慰傷痛的藝術微光-傷痕公共藝術: 

2018年初小年夜花蓮大地震震垮了家園、震撼了市民~「藝術」成為撫慰傷痛那道微光……讓人們記取歷史的教訓,也讓人們從災後重建過程中見到人性光輝。 

案例16、猶太大屠殺紀念雕塑 

多瑙河畔之鞋(Shoes on the Danube Bank) 
作者:Gyula Pauer, Can Togay 

流經匈牙利境內布達佩斯的多瑙河畔,矗立者富麗雄偉國會大廈及一道優雅古典的鍊橋,浪漫而美麗。然而,一長列凌亂的鞋子雕塑分佈於國會大廈至鍊橋間的多瑙河岸,引起眾人關注。 
這組公共藝術《多瑙河畔之鞋》,總計有六十雙鞋子,包括男鞋、女鞋、童鞋,長度達40公尺。這組雕塑於2005年創作,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1944至1945年期間,被納粹用槍掃射、跌下或推下多瑙河的3500多位猶太人。彼時,鞋子眼鏡都算昂貴,因此納粹在處決猶太人時,往往命令脫去鞋子及眼鏡。《多瑙河畔之鞋》以一長列鮮明、凌亂的鞋子雕塑,深刻地傳達出鞋子主人在生命最後時刻的慌張、恐懼與絕望。時至今日,人們仍然會在作品放上鮮花或點上蠟燭,為受難者祈福。這件作品強而有力地提醒著世人,莫忘戰爭之殘忍及和平之可貴。 

案例17、高雄81氣爆公共藝術

記憶的漣漪 
作者:顏名宏+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2014年7月31日至8月1日凌晨在高雄前鎮區與苓雅區發生石化氣爆炸事件,造成多人傷亡及多條重要道路嚴重損壞。81氣爆事件後,高雄市政府為感念各界無私的幫忙,同時記取傷痛、面向未來,經衡酌氣爆區居民各方意見,以高雄市立五權國小(氣爆及復原期間的前進指揮所)為據點,設立紀念裝置藝術。期以當代藝術語彙表現出市民面對劇變時之互助、堅毅、重生的精神,建構一處能展現希望力量的場域空間,傳遞教育及紀念意涵。 
《記憶的漣漪》由藝術家顏名宏及團隊所創作,是一座結合氣爆相關構件、場景和集體記憶的複合式地景創作。總體作品包括四組件元素:《時光迴音》、《行走的記憶》、《漣漪》、《人行道景觀空間》。 
《時光迴音》係由三角牆面及玻璃所圍塑,中央懸吊一組仿氣爆扭曲金屬管的球體,彷彿中央正承受莫大張力、欲向外炸開一般,象徵氣爆炸裂的能量由土地中勃然而出。一組三稜鏡將高雄炙熱化為七彩彩虹,映射擴散於室內,成為希望的記憶擴張。《行走的記憶》連接整座基地,一方面呼應聚落紋理,另一方面反映氣爆之後四處隆起斷裂的受創街道。藝術家以藝術的手法,描述災民當年於返家歸途中行經受災街道的行走經驗,構築對家的片片記憶。《漣漪》的概念則來自於氣爆爆裂高溫下扭曲的管線、焦黑汽車的殘片,作品以扭曲鋼板的地景意象,詮釋高雄過去拆船與製鋼工業興盛時吸引無數民眾移居,然而,原本提供安居幸褔動能的原料,竟成為剝奪生命的隱藏的不可知的威脅。《人行道景觀空間》收集住民與學生生活中的記憶物件,重新塑造藝術鋪面,柔性表達象徵氣爆紀念的場域精神。 

相關連結

新聞照片

近期新聞

Mo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