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點

花蓮縣豐濱鄉Makotaay(港口)部落阿美族ilisin豐年祭

更新日期:2022-01-26

9776

一、保存團體:花蓮縣吉浦巒文化發展協會
二、簡介:
(一)口述傳說:
1.其一:依山傍溪的Makotaay港口部落,因其地理位置之優勢,自古以來就是鄰近異族或聚落覬覦的夢土。傳說遭逢天災、人禍、榖物欠收之際,部落的祭司家族cilangasan氏族要出草,將以罹難者之魂,為部落守護靈,祈求風調雨順、民生安定。因此在Makotaay港口部落豐年祭阿美族語稱「ilisin」為「祭祀」之意。
2.其二:傳統游耕年代,部落族人燒山,將農作物集體耕種在山坡上。男性年齡階級中的青年階級之Miaowaoway吠犬階級,主要負責山坡地作物巡守重要工作。每當作物收成之際,吠犬階級從山上返回部落,族人會舉行盛大活動迎接,並舉行「ilisin」慶豐收。
(二)變化:
1.日據時期:日本人曾意識地同化在地傳統文化祭典活動ilisin豐年祭。據傳當時一位在大港口神社擔人busan的族人,建議ilisin祭典活動時,男性年齡階級組織中的青年階級,應該在羽冠頂端繫上日本神社經常使用並綁著的白色布條,體現出日本宗教與部落ilisin祭典,在文化與精神層面上,相互影響與融合的介面表徵。至今港口部落ilisin祭典中,依然可以看見青年階級們在羽冠上端繫著輕柔的白布條,隨著身體律動前後上下飄揚擺動,彷彿跨越世代不停地述說著這一段曾被殖民的歷史故事。
2.民國48年至民國50年:
(1)西方宗教進入部落後,原本由cilangasan祭司氏族在特定祭壇-Kapaisinan,祭祀神靈與祖靈-Mitekas(迎靈)的莊嚴儀式,逐漸由天主教儀式取代。
(2)cilangasan祭司氏族Mitekas迎靈祭祀用的祭壇,在族人改信天主教與基督教時被毀損打掉。
(3)Misaroko每年豐年祭之前,頭目與耆老專用祭祀-patoaya小建物,不再年年建蓋。
(4)Malitapod耆老於聚會吟唱儀式消失。
(5)Piterih聚會所安撫未亡者莊嚴儀式消失。
(6)Patering不再從小祭壇進入祭典廣場。
(7)Misafelac家家戶戶搗米活動消失。
(8)Mitapi'未婚女性至男友舂米活動消失。
(9)Mikiwaray耆老們挨家討酒活動消失。
(10)Mikipah青年階級新生於每晚祭典結束挨家飲酒拜訪活動消失。
(11)Misapah婦女釀小米酒活動消失。
(12)基督教徒長達20年時間未參與港口部落豐年祭典儀式。
(三)今日港口部落ilisin流程表:
7月20日:Misavelac、Pakalon(準備工作捕魚、殺豬、報訊息),每年固定時間。
7月21日:Malitapod、Pacakat(迎靈祭進級儀式)
7月21日:Sakacicay Pakomodan(宴靈祭),每年固定時間
7月22日:Sakatosa Pakomodan(宴靈祭),每年固定時間
7月23日:sakatolo Pakomodan(宴靈祭、敬老尊賢、手牽手、表揚、宴客),每年固定時間
7月24日:Mipihayan(送靈祭),每年固定時間。
7月25日:Pakelan(漁撈祭),每年固定時間。

三、文建會100年8月25會授資籌三字10030064432號指定為重要民俗及有關文物,成為國家級文化資產

四、指定理由:
(一)祭典儀式顯現族群團結、和睦、追遠、思本之高尚情操,並以年齡分屬階級,表現社會分工與男女分制等現象,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2款第1目:「風俗習慣之歷史傳承與內容顯現人民生活文化典型特色者」之指定基準。
(二)舉凡社會組織、信仰儀式、歌舞娛樂等,均孕育自豐年祭之祭儀,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2款第2目:「人民歲時重要風俗、信仰、節慶等儀式,顯示藝能特色者」之指定基準。
(三)港口阿美族靠近太平洋,具有海洋文化特色,從服飾、舞蹈等皆象徵其地域和自然具關係的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2款第3目:「民俗藝能之發生與變遷,其構成上具有地方特色,且影響人民生活者」之指定基準。

文化資產資訊

類別
民俗
地址
977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
公告文號
100年5月30日府文資字第1000091492A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