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2-01-28
6996
慶安宮興建於大正9年(1920),慶安宮本身由十三塊大小不一的厚石板組成,民國40年花蓮大地震,廟體曾因強震震毀基座而傾倒,卻仍完好,被村民視為神蹟。廟中的土地公是由當時住在瑞穗庄的匠人雕刻,一開始並無土地婆,是因土地公托夢當地村民陳清仁老先生而代為娶親,這在當年世人將土地婆視為小氣、自私自利、 不通情理的「惡婆」的年代,頗為罕見。而這段土地公娶親的故事在地方上也傳為佳話。
在慶安宮左側石板外牆刻寫著建廟時,信眾奉獻的紀錄,上頭寫著「大和村眾信士」,上頭還記載著當時大和村民捐贈的金額─「二十円」;年代為「大正庚申年」,大正庚申年即為大正9年(1920)。
登錄理由:
1.本建物為最儉樸型制之土地公祠,係以十三塊石板(或石塊)雕鑿砌築而成,屋面屋脊施以雕刻。簡單中有精細之處,具文化藝術價值。
2.為閩南移民由台灣西岸再移至東岸之見證物,具歷史價值。
3.本建物雖於1951年大地震傾圯,並遷移重建,但建築構件除台基外,均為原始構件,為地震之見 證。
4.本宮具有信仰、歷史、人文及社區意義。
5.具地區移民宗教信仰的意義。
參考資料:
1.瑞穗鄉志。
文化資產資訊
- 類別
- 歷史建築
- 地址
- 978 花蓮縣瑞穗鄉富興村海岸山脈西麓山腳下,縣道193號78公里處,東興橋西側。
- 土地範圍
- 花蓮縣瑞穗鄉興南段84地號;面積1,233.76平方公尺。
- 公告文號
- 中華民國97年3月21日府文資字第09705800270號。